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100.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着,张明人拿出一本淡黄色封皮的书籍,轻轻摆到桌案上。
然而,仅仅只是看了一眼,直播间里的观众就沸腾了!
因为书名叫《永乐大典》!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永乐大典》的正本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就连副本的大部分书册也不知所踪。
这本记载14世纪明朝全貌的大百科全书堪称古代文汇之最。
如此重要的书籍遗失,简直令无数花国人痛心疾首。
张明人拿出来的这本《永乐大典》虽然是抄录的副本,却也是现代世界所没出现过的一卷。
“卧槽,《永乐大典》第10122册,第21458卷!”
“主播,你来真的啊?”
“我记得这册《永乐大典》国家图书馆都没有吧?”
“哈哈,主播,装比装大了吧?搞了本国家图书馆都没有的《永乐大典》出来,你以为我们会相信吗?”
“嘻嘻,没文化真可怕,主播,建议你想装逼前先查查存世的《永乐大典》!”
随着《永乐大典》的出现,直播间里瞬间沸腾了!
虽然观众数刚刚过了百人,但弹幕却挤满了直播间,简直就要把直播画面给淹没了。
而且,随着直播时长的增加,观众们还在不断进来。
直播间人数几乎在以每秒十几人的速度增长!
张明人没有回复冷嘲热讽的弹幕,而是轻声笑道:
“呵呵,朋友们,什么也别说了,让我们打开这本书,一起来看看里面写的什么!”
说着,张明人轻轻翻开了那泛黄的书页。
这一刻,直播间里的弹幕却突然诡异的停了下来。
因为所有人都在屏息凝神的看着屏幕,看着直播画面里面的那本书。
众人听到张明人这么自信,都想看看书里面到底有没有真货!
第一页翻开了。
“农者,天下之根本也……”
只见第一页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小字,看意思像是讲农学的一本书籍。
“有没有熟悉《永乐大典》的大佬,这是现在存世的某册《永乐大典》吗?”
“坏了,我怎么看着这玩意像真的?”
“我靠,不会吧,哥,你真有啊?”
“兄弟,我们开玩笑的,你不会玩真的吧?”
“草,我不信,这特么绝对随便瞎编的一本书,就是把封皮包装成《永乐大典》骗我们观众而已!”
“狗主播,为了热度没有下限了?连《永乐大典》都敢生造?”
观众们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一部分人鉴定为真,一部分人鉴定为丁真。
鉴定为真的惊叹不已。
鉴定为丁真的则开始狂喷张明人。
张明人不为直播间里的情况所动,将轻声诵读,将第一页诵读完了之后,停滞了几秒,专门供观众们录像拍照,然后翻到了第二页。
第二页上仍旧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夫耕种,勤未必能物足……”
“我靠,我靠!”
“真货诶!”
“这特么怎么越看越像真的了。”
“难道真的是真货?”
张明人上次直播的时候,观众人数峰值达到了数万人。
这数万人并不全是看乐子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热衷于古物研究和古玩生意的行家。
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对于这些有真东西的行家来说,仔细看几眼就能辨出。
因为未出现过的古书普遍具有一个特质。
那就是书里总会有一些不常见的词语用法或者写法,让鉴宝人很容易就能让鉴宝人生成一种直觉。
这种直觉会让行家本能的判断出古书的真假。
这种东西生造是造不出来的。
因为这些不常见的用法或写法往往背后有某些逻辑,初看时,会让人觉得,咦,这是什么用法,什么写法?
但稍微一想,便能和历史上语法和词语的演化联系起来。
从而产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的感觉。
此时,那些行家们已经开始觉察到事情不对了。
因为随着张明人展示篇幅的变长,他们的直觉越发敏感,开始不断地警告他们,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我是明代文献研究方面的专家,现在我已经有90%的把握判断,这本《永乐大典》是真货!”
这时,一个不起眼的弹幕飘过。
初时还没人觉得惊奇,但是忽然有盲生发现了华点:
“官方账号,竟然是官方账号!”
“我靠,刚飘过去的那条弹幕,竟然是XX市图书馆官方账号发的!”
“擦擦擦,这岂不是说这书真的是真货?”
官方账号的加入很快便平息了众人的质疑。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本书就是真正的《永乐大典》!
“太扯淡了吧,随便出来个人直播,就能弄来一本《永乐大典》?”
“主播糊涂啊,财不外不懂吗?你现在把大典拿出来,那你还能留藏在手里吗?”
有观众已经开始替张明人感到可惜。
张明人依然没有理会弹幕,仍旧按照自己的节奏诵读大典,并适时翻页。
让他上交国家,那是不可能上交的。
不是因为不想,而是根本做不到。
他身在异世明朝,如何能把书籍上交国家?
随着张明人展示的篇幅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的的确确是一本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永乐大典》。
而张明人直播间的热度也如同坐火箭般飞速上升,仅仅直播了半个小时不到,在线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
而随着观众人数的增多,刷礼物的人也越来越多。
忽然有人打赏了一个价值5000元的礼物,同时还附带了一句话:
“主播的《永乐大典》卖不卖?”
显然已经开始有二道贩子关注这本书籍了。
“我也想问问,主播的书卖不卖?”
“还问啥?主播,我出500万,买下这本书!怎么样?现金或者金条交易!”
能给现金或者金条,那说明买主确实有一定实力了。
不过,张明人对这些一概不理,仍旧不紧不慢的读着书页,翻着书籍。
俨然一副灯下苦读的模样。
“500万,你在想屁吃?知道上次出现的永乐大典手抄本是被多少钱拍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