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章 历史岔道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八章 历史岔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100.com,更新快,无弹窗!

    二人简略商议完正事,商谊又问起殷蛟。
    对此,临淄王只能摇头,表示失忆是真的。
    商谊一阵恍惚,旋即默默低头,眼中掠过一丝怨毒。
    他的小外甥,临淄国未来的君主,居然被储君打到失忆。
    简直不可饶恕!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王太子对自己妹妹的重要,简直可以说是心脏一般的存在。
    那几年好几个外甥先后亡故,妹妹被打击到几尽崩溃。若非王太子存活下来,妹妹后来会变得如何,他甚至不敢细想。
    更何况,他可是十分疼爱那个外甥的!
    几乎视如己出,一如自己的子嗣一般。
    天子、储君。
    此仇不共戴天!
    便在此时,寺人禀告,一名自称来自楚地的商贾要向大王献宝。
    闻言,临淄王与商谊对视一眼,心下明了。
    什么商贾献宝,这个人必然是楚王的使者。
    “你代我去见见。”临淄王说。
    商谊颔首,躬身应命。
    这种时候,接见楚国的人,的确需要小心一二。
    且说回长安,自殷蛟重回太子宫后,日子也变得平静起来。
    表面上负责‘保护’他的郎卫虽然还在,但人数减少不少,这无疑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外,太子殷掣似乎因为心中有愧,待殷蛟极好。就差没有推食食之,推衣衣之,同榻而眠了。
    趁此机会,殷蛟也安心待在太子宫,同太子一起聆听太子师讲学。
    在孜孜不倦的求教之后,殷蛟也算是搞清历史在什么地方走上的岔道。
    答案是彭城。
    项王击三齐时,汉王袭彭城,后被项王率领三万铁骑,大破诸侯五十万联军,彻底斩杀。
    次年,项王复攻关中,二下三秦,残汉龟缩巴蜀。
    之后,五年之内,项王彻底诛杀刘氏一族,另立楚将为汉王,坐镇巴蜀。
    可惜,横推同代无敌的项王不屑做皇帝,只想做霸王,做诸夏伯主。
    他不仅威震诸夏,同时也曾在匈奴南下时,率领诸侯联军,大破匈奴,追亡逐北。
    到这里,历史彻底变得面目全非。
    后面发生什么,殷蛟目前还不知道,他只能认真学字,希冀有朝一日能去石渠阁看看能不能找到史料。
    再者,他也不敢多问,担心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毕竟,询问项王的事迹不算奇怪。
    谁让这位项王猛的不像话呢,任何一个少年听见这样一位猛男的事迹,好奇询问对方生平,那也是能理解的。
    殷蛟的好学,令太子宫上下一干僚属无不为之侧目惊讶。
    以往这位王太子虽说也是打着伴读储君的名号待在太子身边随侍左右,但他们可从未见过对方翻过竹简。
    以至于,不少人暗自猜测,这位王太子大概率是真被打得失忆了,不仅如此,脑袋可能也不大好使。
    外面的声音并未骚扰到殷蛟,可能是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令本就地位特殊的殷蛟变得更加特殊起来。若无必要,太子宫的僚属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和殷蛟打交道。
    在这种情况下,同殷蛟聊的最多的,反而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师。
    殷制,太子立,建宫闱,置三师以教诲,设九僚以辅弼。
    太子三师即,太傅、少傅、詹事。此三位,轶比两千石,由天子任免。
    太子九僚则有家令、率更令、中盾、门大夫、太子仆等等。
    此外,诸如洗马等官职属于更低一层。
    三位太子师中,同殷蛟交流最多的当属太子少傅庄辛。
    太子宫省身殿。
    “昨日孤命卫卿上疏父皇,令陈留王就国屏藩,率军驻守荥阳,为殷室守住东大门,防备楚逆。如今,奏疏留中,圣意未明。诸位,可有教孤者?”皇太子殷掣端正跪坐,目光扫过下方一干僚属。
    太子宫可不是简单用来给皇太子居住,其功能性远超居住性。
    高皇帝有言,暴秦二世而亡,太子未立之失,不可不察。今殷室据有天下,当立太子,固国本,安天下臣民之心,抚四方诸侯之意。
    在吸取嬴秦突然暴毙的经验后,殷室自高皇帝开始,便十分重视对储君的培养。
    太子三师是用来教导太子,而太子九僚则是用来锻炼太子的能力。
    不仅太子可以参与朝政,太子三师及九僚都可以!
    区别在于,太子三师是天子的人,不大可能完全配合太子。
    而太子九僚不同,他们完全是由太子一手提拔的心腹,属于可靠的臂膀。
    皇太子口中的卫卿即太子家令,卫弨。太子家令虽然是太子宫僚属,但同时也是朝廷官员,更是轶比一千石的朝廷臣属。
    按制,卫弨有资格上疏,向皇帝陈清观点,提供建议。
    作为皇太子伴读,殷蛟也列席旁听。
    说实话,殷蛟不大明白殷掣为何如此优待自己。
    愧疚?
    不见得。
    一个下棋下输就杀人的皇太子,怎么看也不可能是心胸宽广之辈。
    更多的可能,只怕还是做给皇帝看的。或许,也有观察自己的一部分原因。
    不管殷掣打得什么注意,殷蛟的想法都很简单。
    多听多看,少言。
    在殷蛟不远处的太子少傅庄辛则微微颔首,心道太子总算是成长了。
    以往太子性情冲动,做事少思虑。看来经过杀楚太子一事后,太子也稳重许多。
    今上五子,除却皇太子,剩余四子皆已封王。
    高皇帝有言,皇子封王,立时就国地方,为殷羽翼,镇守一方。
    但,当今天子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放三子就国地方,唯独留下陈留王殷揖在京。
    这对皇太子来说可要命了,天子这是摆明要培养殷揖啊。
    尽管不少大臣再三上疏请求皇帝命陈留王就国,但每次都被皇帝以‘王幼,朕自为父,当教诲之’给搪塞回去。
    搁在以往,殷掣虽然也防备这个弟弟,但不至于要亲自下场赶走他。
    可他不久前杀了楚太子,导致楚王将反,犯下大错。
    一旦行差踏错,难保殷揖那边不会有人生出心思,进而威胁自己的储君地位。
    因此,借助楚国将反的事实,尽快将殷揖赶出长安才是最好的选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