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7章 耿家分家(一)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17章 耿家分家(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100.com,更新快,无弹窗!

    耿家从上几代就经商,到了耿老太爷这一代更是把生意做到了京城。
    耿家有的是钱,虽然现在家里破落了,也是奴婢成群。
    耿氏来耿家上工和居住,还有小丫鬟伺候那。
    更别说耿家其他的人。
    路梓潼和柱子一进到耿家住院,就看到以耿书亭和官家来喜为首的两个阵营。
    刚开始开始互相指责,后来变成互相谩骂。
    陈年旧账都翻了出来,那感觉跟泼妇骂街好不到哪儿去。
    路梓潼皱着眉头,真是开了眼界了。
    打眼望过去,却没有看到耿氏和耿老太爷的身影。
    耿修杰看到路梓潼来了,也顾不得院子里乱成一团,迎了过来。
    “小五你来了,爷爷病了,姑姑在照顾他,我二哥去请大夫了。”
    耿老太爷都病了,耿书亭夫妇还在跟管家吵架。
    路梓潼不知道说什么好。
    抬步来到了耿老太爷的房间。
    耿氏正在哭泣。
    “舅舅,你醒醒,醒醒啊。”
    路梓潼来的太是时候了,耿老太爷刚晕过去。
    “娘,让我来看看。”
    娴熟的搭脉,翻看眼皮和探探鼻息。
    “没事的娘,舅公是气急攻心,晕过去了。”
    说着路梓潼手上多了一根银针。
    她拿起耿老太爷的中指,扎了一下。
    又用力掐了一下耿老太爷的人中。
    耿老太爷猛吸一口凉气,醒了过来。
    看到身边围着的两个人,不由得泪如雨下。
    “人家都说生闺女是赔钱货,我要是有个女儿在身边,怎么也不会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锦绣啊,舅舅心里苦呀。”
    耿老太爷拉着耿氏的手哭了一会儿。
    听到院子的骂战不止,他勉强坐起身来。
    “分,今天就把这个家分了。”
    耿家没有别的亲戚在聊城,老家又远,分不分家耿老太爷一个人说了算。
    当初他硬着心不分家,主要是为了耿修恒和耿修杰两个孙子,还有老大一家。
    别看耿书亭现在骂的欢,其实耿家的绸缎技术,他根本就不懂。
    他的媳妇韩氏更是如此。
    自以为看多了他们纺织的技术,觉得会了,可一旦上手跟精品比还差的远那。
    现在他们闹着分家,只不过不想被耿老太爷和两个少年拖累而已。
    耿老太爷强撑着身子起来,来到大厅。
    “让他们别吵了,把账本拿来,开始分家。”
    耿修杰看了看耿氏和路梓潼,哀伤的眼睛透漏出他其实不想分家。
    路梓潼眨巴眨巴眼睛看着他,瘦长的身形不知道什么时候变的有点驼背了。
    再耿老太爷的催促下,他来到了院子里。
    “都别吵了,爷爷说让你们拿着账本,开始分家。”
    路梓潼从袖兜里拿出一个药瓶。
    “舅公,这是降火顺气的药,给你吃两颗,顺顺气,省得再被他们气晕过去。”
    耿老太爷苦笑着摇摇头:“就说闺女贴心,你舅公没福分,一辈子没个闺女。”
    耿氏一阵心酸:“舅舅,锦绣跟闺女一样伺候您。”
    耿老太爷很是欣慰。
    “好孩子好孩子,你们坐一旁听着吧,听听舅舅的这些孩子们,到底有几个孝顺的。”
    这种事,路梓潼和耿氏可不加评判。
    有时候家里闹的厉害,指不定怨谁那。
    有的老人一碗水端不平也是有的。
    尤其像耿家,一个大夫人出的,一个二夫人出的,相让他们俩人和平相处,很难。
    更何况,商人逐利,不像文人那样修身养性。
    大家都算计耿家的财产,唯利是图,都闹到分家这个地步了,谁也别说谁自私。
    耿修杰的一声喊,两边人倒是不吵了,纷纷回屋拿出账本,开始一点一点的算起来。
    此时,耿修恒也把大夫给喊来了。
    大夫给简单的把了把脉。
    “气息平稳,只要不大喜大悲,应该没什么问题。”
    可是再看耿家的这个架势,能不大喜大悲吗?
    大夫叹了口气:“我给你开个药方,你去煎药吧。”
    耿老太爷把药方拿过来。
    久病成医,发现只是平常补气的药。
    “算了,人老了,病就来了,我尽量控制住脾气,修恒给大夫诊金,让他先去忙吧。”
    路梓潼刚才给他吃的药丸就挺好,不用浪费那个银子了。
    “爷爷,大夫既然来了,还是开一副药吧,咱们家再没钱,抓药的钱还是有的。”耿修恒劝道。
    耿老太爷摆摆手,有时候他吃的不是药,是孙子们的孝心。
    耿修恒让柱子领着大夫下去抓药不提。
    耿老太爷看耿家的人都到齐了。
    重重的咳嗽两声。
    “今天,既然大家不愿意在一起住了,那就把这个家给分了吧。”
    “修杰,你官府请个官差做证人,老大,来喜把你们俩的账本拿过来吧。”
    分家的第一步,核实一下家里还有多少资产。
    耿书亭对账本了如指掌。
    “父亲,按照祖辈的规矩。长子是要继承家业,和照顾父亲您的。老二一家两个孩子还未成家立业,按说这个家我们不该分……”
    可是都因为耿老太爷的不公平。
    “行了,你也别说了,你想的什么我心里很清楚。先把家产说清楚,然后再说说你想咋分吧。”
    耿老太爷干脆不看账本了,把账本往手边的桌子那一放,听耿书亭背书一样背账本。
    路梓潼好奇,不知道古代的人会怎么记账。
    闲来无事,她翻开了耿家的账本。
    “咱们家原有良田一百亩,桑田一百亩,织布桩一座其中织布机二百台,染坊一座,绸缎庄一个。还有咱们这个大宅子。”
    “但是,这些年咱们家开销大,亏空多,良田相继卖了八十亩,桑田卖了六十亩,如今所剩不多,都在这里了。”
    路梓潼看到账本下面的地契和房契,跟耿书亭说的差不多。
    可是,路梓潼却看到账本的最后面,却是个负债,她抬眼看了看耿书亭,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这些账,原本是从娘手里接过来的,虽然按照娘的遗愿,田地没有再卖,可我们的收入却入不敷出。”
    “家里每月的开销是八百多两,而我们每个月的进项只有三四百两,这些年,儿子不但精打细算,都是贴着钱再过日子,再这样下去,儿子连内衣都要贴进去了。”
    管家来喜不同意了。
    “开销是大,你也不想想家里有多少人,你们一房每个月的开销就六百多两,你还嫌别人花的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