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折节下交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折节下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100.com,更新快,无弹窗!

    念及此处,程煜急忙几个跨步就进了自家的大门。
    绕过影壁墙,透过梅竹疏影,程煜果然看到一个模样粗笨打扮也着实像极了贩夫走卒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厅堂前方的石桌边。
    中年男子嘴角冒出袅袅的青烟,手里拿着个旱烟枪。
    程煜一皱眉,心道这倒是个稀罕玩意儿,朱佑樘的弘治年间竟然已经有这东西了么?
    根据程煜所知,烟草这东西,是到了十六世纪末的万历年间,才从菲律宾,当时称之为吕宋,传入到台湾以及福建地区开始种植,而现在比万历早了接近一百年,没想到居然就已经有人开始抽旱烟了。
    当然了,烟草的种植只是代表抽旱烟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若不是民间抽旱烟已经逐渐普遍,显然也不会有人想到要去大面积的种植烟草这种吃又不能吃喝又不能喝的东西,提前一百年就有人开始抽旱烟,其实也不
    算多么的稀奇。但是显然,这个时候,民间应该还不太能看到抽旱烟的人,毕竟烟草几乎全靠进口,是以抽得起旱烟的人,若不是朝中的高官贵胄,就是军中的将领勋贵。
    只是,眼前这位,说是鱼贩子倒也不会有人觉得诧异,说是乡间务农的农夫,也着实符合其样貌。
    可程煜却并不敢怠慢,毕竟,单是从此人手中那杆旱烟枪,就已经可以充分说明此人必然不是什么乡野村夫。
    快步走向前去,程煜仔细的打量此人,不认识这一点是肯定的,但又似乎有几分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
    看到程煜,那人黑黢黢的脸膛上,也是露出了笑容,露出两排被烟草熏黄了的牙齿??看来,此人抽烟有些年头了,至少不是最近才新学会的这玩意儿。
    中年男子站起身来,翘起一只脚,将手中的烟锅在鞋底敲了敲,带着少量火星的烟灰簌簌落下,那人将旱烟枪放在了石桌之上。
    程煜快步上前,双手抱拳,带着试探的语气问道:“您好,我是程煜,不知您是......?”
    那人哈哈一笑,也对程煜很随意的拱了拱拳,道:“小友和我上一次见面,已经是数年前的事情了,而且你我之间仅有一面之缘,小友不记得我也是正常啊。”
    程煜微微蹙眉,几年前,一面之缘,而且这个人肯定跟军中的老赵不无关系,否则老赵说让鱼头子送些长鱼过来,这人怎么就恰好拎着长鱼上门了呢?而且,还把几条长鱼收拾的清清爽爽?
    可是,程煜搜肠刮肚,也没能从塔城这个程煜的记忆中找到关于此人的印象,的确是有几分眼熟,但也就仅仅只是这几分而已,程煜甚至想不起来此人所说的数年前,究竟是几年前。
    “哈哈,小友不必想了,某乃是老赵军中同侪,四五年前,当时小友应是出城踏青归来,经过城门口子的时候,我们见过一面,说了几句闲白的话儿。”
    经过这么一提醒,程煜倒是想起来一些。
    四五年前,他的确有那么一次出城踏青归来的事情,之所以能留在记忆当中,是因为程煜就是那天跟赵守卫结识的。
    当时,程煜带着老仆安福儿,出了塔城,在郊外骑马游逛。似乎是因为孙守义不在,他当时刚跑路没多久,而程煜往年出城踏青多数都是跟孙守义一同的,所以程煜觉得索然无味,出城还不到一个时辰,就打马归来了。
    到了城门口,也就是早晨十点钟左右,城门外要进城的人还在排着长龙呢,安福儿一看,这得排到什么时候去,于是就自作主张的把缰绳交到了骑在马上的程煜手中,自己一溜儿小跑去了城门口,想要使些宝钞,好让程煜能
    够插队提前进城。
    这种事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正常的,那些被插了队的百姓通常也不敢言语,顶多嘴里碎碎念几句咒骂一番有钱了不起之类的屁话,无论是有钱人,还是官宦子弟,都可以大摇大摆的从队尾直接走到队前打个招呼就进城
    了。
    安福儿安排好之后,就小跑着回来,拉着程煜胯下的马匹就想直接进城了。
    程煜不知所以,一直到了城门口,见安福儿跟守城的军汉挥手打了个招呼,就准备牵着马进去,他不由得喝住了家中老仆。
    “你这是什么情况?”
    安福儿见主家发问,赶忙凑上前去,用很低的声音说:“我给了城门口那俩人一人五十文的宝钞,爹爹不用排队,直接进去便可。”
    程煜不悦道:“这么多人都排得队,怎么就你排不得?”说罢,他从安福儿手里抢过缰绳,拨转马头,竟然又回到了队尾,看的守城的军汉和安福儿都是目瞪口呆。
    而这一幕,显然被城头上一名也看不出军职的军汉看在了眼里。
    当时程煜并不知道此人是谁,可现在,眼前此人的脸庞,却逐渐因为这段记忆而清晰了不少。
    那人当时下了城楼,沿着长队,往队尾走去。
    或许是看到有军汉前来,原本拥挤杂乱的队伍,倒是很自觉的排列整齐了不少。
    来到程煜的马前,那人仰脸冲着程煜拱了拱手。
    程煜赶忙翻身下马,不明就里的也跟那人拱了拱手。
    那人也并未自我介绍,只是问:“这位小哥儿,某刚才看到你家这位老奴………………”
    程煜连忙打断了那人的话,纠正道:“是仆不是奴。”
    之所以要替安福儿分辨清楚,是因为在明朝,由于有良籍贱籍的缘故,是以奴和仆这两个经常被连在一起说的词,其实是具有本质的区别的。
    仆,是一份工作,可以世代为仆,也可以短时间打个工,但户籍上清清楚楚的却是民户。
    而奴就不同了,那绝对是贱籍出身,无论是乐籍还是丐户,那都基本上只能世代为奴,而且跟主人家是绝对的从属关系,私自离开是要受罚的。
    这就好像许多大户人家,会有大量的仆从丫鬟老妈子之类,但这些人里,有些是自己来打工的,与主人家算是雇佣关系,随时要走就可以走,只需要跟主人家商量好就行。还有一些,是穷苦人家过不下去,卖儿卖女,签下了
    卖身文书,将子女送到大户人家充当仆从丫鬟。这种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跟主人家是从属关系,但主要就体现在一张卖身契上。而卖身契是可以存钱赎回的,说白了,就是签下卖身契的仆从,是家中包吃住但没有工资的仆
    人,可即便没有工资,逢年过节总也会有些赏银之类,有些甚至还可以通过描红绣花之类的活计挣点儿小钱,一旦存够了钱之后,也可以跟主家商量,为自己赎回卖身契,重获自由身。
    但贱籍的奴就不同了,那是永远都不可能翻身的,除非遇到宽厚的主家愿意帮其改籍,但在改藉难度极大的明朝,这样的例子几乎没有。贱籍的奴仆,在当时,即便是被主家活活打死了,通常官府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
    这种人也不会有人去帮他们喊冤,主家除非是当着外人的面动的手,否则跟官府报个暴毙就行了。这种人,主家倒是往往也会给他们寻找乐籍的女子婚配,因为他们生下来的儿女,也跟他们一样,世代为奴,都是主家的私产。
    是以程煜听到那名军汉说安福儿是老奴,他当然要反驳,必须说清楚,安福儿是仆不是奴,他虽然跟他爹也是两代人都在程家为仆,到他这儿几乎已经成了没有名头的管家,可他却也是想离开就能随时离开的民户。
    甚至于,安福儿其实也有妻有子,早些年也在程家生活,程煜的父亲甚至还安排安福儿的儿子读书识字。后来安福儿的儿子年纪大了,程广年便在安福儿的老家给他买了二十亩地,问他愿不愿意回去自己生活。可是安福儿感
    恩主家,不肯离去,只是让老婆带着儿子回去做了个普通的民户,自己却依旧留在程家。
    之所以安福儿那么大年纪却喊程煜为爹,就是因为安福儿的亲爹喊程广年为爹,是以程煜一出生,安福儿哪怕当时已经二十多岁,却也就顺理成章的喊了程煜做爹。
    看到程煜着急的为仆从分辩,那名军汉不由得也笑了起来。
    “抱歉,是某失言了。”那人拱了拱手,这次却是冲着安福儿,安福儿赶忙还了一礼。
    “某刚才看到你家这位老仆给城门口的军汉塞了些东西,可是大明宝钞?他是想让你早些进城?”
    程煜打量着眼前这位军汉,也搞不清他的来意,心道莫非是个什长队长之类的,要是说出那些军汉收了银钱,怕不是要受到责罚。
    于是程煜赶忙摆手,道:“不是不是,只是我家安福儿与守城那位军汉有些交情,是以想走个后门,还请切莫误会。”
    那人闻言,略感惊讶,重新打量着程煜,显然是将他的想法早已熟谙于心。
    微微点了点头,那人道:“那你为何不寻个便利?早些回去不好么?”
    “一来我只是个闲散人士,回城了也没什么正经事做,那些排队的小商小贩,却都是要着急进程赶营生的,又或者是回城的,保不齐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或者尚幼的孩童需要照顾,我跟他们抢什么时间呢。二来呢,这么多人
    都老老实实的排队,偏我仗着和守城的军汉相识就插队进去,于理不合。”
    那人再度微微点头,笑道:“你这人倒是真有意思,使了银子,却没走后门,不错不错。”
    程煜赶忙摆摆手,道:“都说了没使银子,您可千万别误会了守城的军汉。”
    那人哈哈笑着,也不再多言,只是冲着城门口招了招手,赵守卫就一步三摇的朝着队尾的方向走了过来。
    跟那人低语了几句,赵守卫也是频频点头,随后那人回到了城门内,而赵守卫,却是来到程煜的马前,跟他做了个自我介绍。
    当然,说的就只是姓和名,并未涉及到军职,但很显然,当时的赵守卫,显然本就是营兵的副守备了。
    程煜和赵守卫这就算是认识了,但之所以会有后续的来往,却是程煜终于排到他准备入城的时候,赵守卫却又出现了,跟那两名收了安福儿宝钞的守城军士交待了一句,让他们把收下的宝钞还给安福儿,毕竟,如果程煜插了
    队提前进了城,这钱拿也就拿了,可程煜既然没有插队,这钱就活该还给程煜。
    那两名军士也不敢违逆,把宝钞掏出来交还给安福儿,安福儿却看看程煜,并不敢收。
    程煜见状,拱拳道:“这位军爷,您可不能如此,我们从未拿出宝钞给这二位军士,您这让我可是为难了。”
    赵守卫闻言哈哈一笑,大大咧咧的说:“行了,我知道,你是担心他们收了你的钱被我责罚,放心吧,我不会责罚他们的。有人愿意排队就排着,有人愿意使些银子早些进城,那也没什么,手下的兄弟挣点儿这种小钱我都不
    让,这若是上了战场,还怎么让兄弟们卖命?但是一码归一码,既然你没有提前进城,那么这银子他们不该拿,所以就得还给你们。赶紧的,拿回你的宝钞,回城去吧。’
    程煜见赵守卫不似作伪,这才让安福儿收下了宝钞,赵守卫也陪着他们一同进了城。
    这样一来,程煜不免要跟赵守卫客气两句,于是就表示要请他吃饭,本就是句客套话,可没想到赵守卫竟然应允下来,还问程煜家里是不是深宅大院的,当得知父母早亡没有女眷之后,又问程煜,问他家厨子会不会做软,
    表示自己就好那一口。
    程煜也是哑然失笑,没想到这个军汉竟然如此实在,一句客套话,他倒是连菜都点上了。
    正好程煜自己就会烧软兜,便如此告诉了赵守卫,赵守卫表示他回头有空了必定登门拜访。
    可程煜几乎回到了家中,这才想起自己也就是跟赵守卫通了个名姓,压根儿也没告诉他自己住哪儿啊,这偌大的塔城,可叫人家上哪儿找他去?
    没想到的是,过了三日,赵守卫竟然真的找上门来了,安福儿没认出换了便服的赵守卫,还是程煜亲自把他迎进的门。
    就这样,程煜算是跟赵守卫有了来往,而由于对之前那名军汉的印象,觉得他大概率是个什长队长之类的,所以虽然明知道赵守卫肯定不是普通的军士,但一直也仅仅以为他是极为下层的军官,顶多也就是个什长队长什么
    的。
    没想到,这一晃,竟然已经四五年的时间了。
    而到了现在,由于程煜已经知道了赵守卫其实是营兵的副守备,那么眼前这名显然是赵守卫上司的人,又还能是谁呢?塔城的守城营兵,最高的官儿,也不过就是守备了。
    好家伙,老赵一个从五品的副守备来家里吃饭也就罢了,程煜还能继续装作不知道他的身份,反正就是“折节下交”么??还别说,当年赵守卫找上门的时候,程煜就是这种想法,毕竟没告诉人家自己住哪儿,可对方却依旧能
    找上门来,显然是对程煜的身份早已心知肚明。而程家在塔城是数得上的富户,一名军汉,想要与程家大少来往,能是什么原因?当然是攀附了?哪怕这么些年下来,赵守卫也没对程煜提出任何除了软兜以外的要求,甚至于每次
    来吃饭,长鱼几乎都是他自己拎来的。
    而现在,一个正五品的守备也来了,这程煜还能怎么装作不知情?
    稍稍犹豫了一下,程煜就再度拱手,双脚并起,微微弯腰施了一礼,道:“小民参见守备老爷。”
    那人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伸出手,将程煜拱着的双手按下,道:“原来你已经知道老赵的身份了啊,你这小子,果然大胆,当初就觉得你有趣,现在觉得你更有趣了。不过呢,我早已不是什么守备老爷了,某姓
    张,张春升,日升月落的升。当年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某的确是营兵的守备,不过现在呢,某就是个鱼头子。确切的说,某是鱼头子的亲爹………………”
    程煜皱着眉头愣住了,这位守备......不对,是前守备,他是个什么意思?
    似乎看出程煜的疑惑,张春升又道:“是这样,和你当年城门外随意的攀谈了几句,我觉得你这人颇有些意思,就让老赵试着跟你来往来往。我们营兵,驻扎一地,总要跟当地的富户啊,士族啊,多少有点儿来往。哦,当时
    你家老仆塞银子给门口那两名军士,我去问过,他们已经把你是谁告诉我了。所以呢,老赵找上门跟你成了朋友,这算是我有意的安排,还望小友不要介意啊。”
    程煜摆摆手,表示没关系。
    “之后不久呢,我犯了点儿事,确切的说是得罪了人,那人在朝中把我给弹劾了,找了诸多有的没的的借口,这些就不与你详说了。总之,龙颜大怒,就要治我的罪。老赵那个人天性耿直,朝里的意思本是他把我给拿下,然
    后他就顺理成章的接任守备一职,可是这家伙,却拼死力谏,甚至发了疯似的把我那个仇家的儿子给绑到了兵营里,直言要是他继续,就让他儿子给我老张陪葬。”
    后边的事不用说了,无非是对方服了软,又改了话头,于是张春升的命算是保住了。
    或许是朝中也不可能出尔反尔的如此彻底,又或许是之前老赵保张春升,事后却轮到张春升保老赵了,总之,张春升命保住了,却丢了军职,回家成了一名普通的民户。而老赵,也因此没能升为守备,反倒成全了他原本的下
    属。而老赵对张春升的力保,怕也是整个营兵上下没有人敢不服他,包括新任守备在内的原因。
    “某的犬子呢,本就是个鱼头子,我离开兵营后,就成了鱼头子的爹。今日呢,听儿子说老赵叫他送几条长鱼到你府上,我想着这么些年了,也没再见过你这个有趣的小子,听说你现在已经成了官府那边的捕快头子,又恰好
    听说城里难得一见的出现了命案,就想着说来看看你。叙旧之余,或许命案方面,我也能帮得上忙。至少,我们军中乱七八糟的事情比较多,我见得也多一些,给你点儿意见总是可以的。”
    程煜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张春升,今天来到自己这里,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缘故。
    “那就多谢守备......哦,现在不是了,那我该怎么称呼您?”
    “你既然敢喊老赵,为何就不敢喊我老张?”
    程煜哑然失笑,点点头,说:“是我矫情了,老张,那一会儿我让下边多弄两个菜,咱们好好喝点儿,你跟老赵也正好叙叙旧。”
    “那是一定的,来了么,就是要跟你俩好好喝些酒的。不过小友,你是何时知道的老赵的身份?”
    程煜哈哈一乐,说:“我要说我是今儿早晨才知道的,您信么?”
    张春升也愣住了,随即大笑道:“哈哈哈,你这小子,还真是糊涂的紧啊。不过反过头来一想,也不一定是糊涂,这大概就是大智若愚吧。”
    程煜挠挠头,又道:“我说句话,您听了不许笑。”
    “你说。”张春升从荷包里抓出一把烟叶,拿起石桌上的旱烟枪,将烟叶填进前边的白铜锅里。
    “当年,我客套话说请老赵吃饭,老赵顺杆爬竟然点上菜了,然后我忘了告诉他地址,本想着找个机会再去跟他知会一声,没想到仅仅三日之后,老赵就自己摸上门来了。我当时,觉得你和他,你们差不多都是个什长顶多是
    个队长什么的,所以对于老赵找上门这件事,我一直觉得我是折节下交的。毕竟,在这塔城里,以我家的殷实程度,除了有限的几家人,其他基本上都是我折节下交。
    张春升正抽着烟,被程煜这番话给呛着了,不停的咳嗽,但是脸上却笑得极为浓厚。
    也不知道是因为笑的太过火,还是被烟给呛狠了,笑过之后,张春升脸上竟然沾着不少的泪水。
    “哈哈哈哈,你这小子,折节下交......”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